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minifeel/1386014068-1866886293.jpg)
*minifeel 攝於雪山:三六九山莊*
拍攝時間:2010-06-19、2010-06-20
拍攝地點:雪山
使用相機:Nikon D700
使用鏡頭:16-35mm F4
相簿連結: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minifeel&book=263
這篇就來簡單寫一下這趟上雪山主峰、東峰的攝影配備和拍照想法吧,
21km兩天兩夜的路程,挑了些喜歡的照片和大家分享台灣高山美麗的地方,
這回出征總共帶了,整趟行程沒有用到的則是ND8濾鏡。
機身:D700
鏡頭:16-35mm F4
濾鏡:ND8、CPL、漸層減光鏡
小腳架、快門線、電池*2
這邊建議大家如果是第一次爬需時2~5天高山行程兼帶相機的話,
腳架可以衡量是否有需要帶到2號腳,
除非你跟的是專門的高山攝影團,否則很多時間你是沒有機會用到大腳架拍攝的。
半夜想拍星軌時:因為隔天要攻頂,大都也都是半夜起床、半夜要拍攝星軌就等於放棄那短暫的睡眠。
攻頂想搖黑卡拍日出時:通常最後一段攻頂路程最艱辛,很有可能尚在攻頂,太陽都冒出來了;
亦或是自身體力來不及跟上日出的腳步而錯過,
也有可能山頂上因為山友太多,沒有你腳架容納的地方。
再來簡介一下自己如何進行拍攝的想法,
日出:
第一天日出前是我們欲上車前往武陵的階段,而第二天日出前則是在攻頂的階段,
這兩個時間點,都沒有時間讓你用腳架,所以日出拍攝我用點測光,測日出前的朝霞亮度,
捨棄掉暗部的部份,留下最漂亮的日出顏色就好。
平均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比較容易造成過曝的情形發生。
高山山壁因完全都沒有受光,搖黑卡效果挺差的,
如在石門山拍攝日出,奇萊山壁面就是屬於無法受光的地方。
夕陽:
這時候通常會在山莊用晚餐,也是屬於較為休閒不需要趕路的時光,
因為我未帶大腳架,所以這時候漸層減光鏡就派上用場囉,
場景滿容易出現則是:
前景是草皮、中景為山嵐和雲海 (運氣好的話)、遠景則是夕陽。
星星:
這天要攻頂起床的時間為01:00,
而我則是犧牲了一點睡覺時間在23:30就起床了,
1個多小時的時間,如有夠穩定的大腳架就可以選擇長曝星軌3~4張,
因我帶著是小腳架則是選擇了以高ISO,
利用16-35mm F4的最大光圈進行拍攝,
無月亮的光害,曝光時間大約為45s~120s,
拍攝大約20張左右的照片,
為什麼選擇了高ISO和最大光圈拍攝?
在於小腳架比較怕風吹,造成了震動的情形發生。
等我未來有了強壯的身體後再扛大腳架上高山吧,有碳腳更好~XD
另外其實可以塞顆長鏡頭在豋山包內(記得裝進去防水夾鍊帶避免受潮),
在長時間行進隊伍休息時、山莊時在拿出來使用,
高山鳥比較不怕人,這趟雪山之旅遇到了不少鳥類沒有拍到比較可惜,
以上就是這回高山攝影的簡單分享,如有任何想法,請不吝指導,感謝大家~XD
01:第一天早晨的宜蘭池蘭村日出前。
02:武陵農場內的雪山登山口處。
03:近來很夯的雪山登山口處的蓄水池。
04:哭坡.不哭!
05:哭坡上山覺得很靠北,下山就覺得:我是怎麼走上來的...o( ̄▽ ̄ ||| ) o
06:沒有夕陽的三六九山莊前。
07:深夜的三六九山莊曝星軌。
08
09
10
11:雪山主峰步道:日出前朝霞。
12
13:雪山圈谷剪影。
14:雪山圈谷朝霞。
15:台灣很美,雪山主峰的日出。
16:暖陽照耀下的雪山圈谷。
17:除了足跡,什麼都不留。
18:除了攝影,什麼都不取。
19:該還給生態的地方,就還給大家。
20:也許有一天,聖稜線你也會走過它。
21:台灣第二高峰:雪山。
22
23:下山了,才知道摸黑前進的黑森林是這麼的高大。
24
25:大自然的奧妙:石瀑。
26:21KM的路程,值得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關於「攝影」台灣很美.雪山主東之延伸閱讀:
「攝影」其實我想拍日出.大屯山夜色
「攝影」日出南方澳.昭安
「登山」深遂之藍.合歡山主峰
「攝影」石門山的星軌滿天星
「花火」倒數迎花博,2009 臺北大稻埕煙火節(SDF首頁推薦作品)